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召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召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召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召开

(化石网报道)中国科学报:11月18日,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召开。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首先回忆了南京古生物所风雨兼程发展的70年历史。自1951年以来,南京古生物所聚集了全国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学科国际评估中,南京古生物所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两个学科方向均被国际同行一致评为“国际一流、国际领先”。

詹仁斌指出南京古生物所将坚持基础前沿探索,促进国际地层古生物学学科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能源资源勘探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南古人应有的贡献;坚持创新再创新,力争在探索生命起源演化与宜居地球演变规律、建立全球地层对比标准等基础前沿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坚持科教融合科学传播,致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志炎则从自身的成长经历谈起,讲述了南京古生物所“务实求真、严谨创新”的所风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情怀,并由衷感谢老一辈古生物学家树立的好榜样,研究所提供的好平台。

活动现场举行了南京古生物所纪念建所70周年精心策划创作的系列图书的发布仪式,包括科普著作《地层“金钉子”:地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节点》《化石密语》,学术专著《澄江动物群》,收录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们的野外考察和工作点滴经历的《攀登—石迹耿千秋》,展示南京古生物所建所70年辉煌历程的《南古初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70周年纪念图册》。纪念活动的最后还举行了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开放仪式。

18日中午,为期两天的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拉开序幕,会议聚焦古生物学、地层学、化石能源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景,邀请了国内外地层古生物学相关领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机构的26位院士、专家学者做精彩报告,展示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最新进展,探讨相关研究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相关报道: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南京古生物所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在宁成功召开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11月18日上午,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古生物所建所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报告厅开幕。本次会议采用了线上线下同步学术研讨的方式进行,会期两天。会议聚焦古生物学、地层学、化石能源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景,邀请了国内外地层古生物学相关领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机构的26位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做精彩报告,展示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最新进展,探讨相关研究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志炎、戎嘉余、沈树忠,中共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夏冰,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冯少东,中共玄武区委副书记、区长钱维,来自江苏省、南京市、中国科学院驻宁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嘉宾,以及南京古生物所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研究生代表出席了现场会议。纪念活动由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主持。此外,还有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委及其研究机构、著名高校、地调单位、油田和产业部门、协会学会及博物馆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曾在南京古生物所学习、工作过的所友,关心和支持研究所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研究所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及研究生等超过4000人参加了线上会议。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南京古生物所建设和发展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回忆了南京古生物所风雨兼程铸就辉煌的七十年历史。自1951年以来,南古人凝聚全国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投入国家建设,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始终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要求,推进基础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学科国际评估中,南京古生物所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两个学科方向均被国际同行一致评为“国际一流、国际领先”。

四代南古人薪火相传,铸就了卓越的“南古精神”,这就是: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回顾历史,再创辉煌,对南古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詹仁斌指出,南京古生物所将不忘“国家队”“国家人”职责,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坚持基础前沿探索,促进国际地层古生物学学科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能源资源勘探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南古人应有的贡献;坚持创新再创新,力争在探索生命起源演化与宜居地球演变规律、建立全球地层对比标准等基础前沿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坚持科教融合科学传播,致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持续不断地为“南古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现场还举行了南京古生物所纪念建所七十周年精心策划创作的系列图书的发布仪式。其中包括由詹仁斌和张元动研究员主编、系统论述全球所有的已定“金钉子”和待定“金钉子”的地质学高级科普书《地层“金钉子”:地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节点》;由朱茂炎研究员等编写的阐述澄江动物群研究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并首次独家展示南京古生物所40多年的澄江动物群化石珍藏的、图文并茂的学术专著《澄江动物群》;收录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们的野外考察和工作的点滴经历,展现科学家成就背后不为人知故事的《攀登—石迹耿千秋》;由戎嘉余院士领衔,南京古生物所20余位古生物学家精心打造的融媒体古生物科普著作《化石秘语》;展示南京古生物所建所70年辉煌历程,弘扬几代南古人用实干铸就南古精神的《南古初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70周年纪念图册》。会上,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建成展示了多位中科院院士的贺词,以及来自政府、科研机构、高校、油田、地调和社会团体等80多个单位的贺信,并向相关专家和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纪念活动的最后,还举行了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开放仪式。南京古生物所史馆位于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一楼,馆内正中央便是李四光先生半身铜像。馆内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以及模型、标本等数百件展品,展示了南京古生物所面向国家需求、开拓学科建设,争创国际一流的70年风雨征程,弘扬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四代南古人用实干铸就的“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的南古精神,同时也展示了国内外友人及兄弟单位的礼赠。

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则原地重现了李四光先生在南京古生物所的办公场景。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李四光先生生平、开创中国䗴类研究、创办南京古生物所、著作等身、光辉旗帜。该办公场景的复原旨在以李四光先生为榜样,弘扬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像地质学前辈们一样,不畏困难、勇于探索、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当天中午的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王军主持。为期两天的会议邀请了舒德干、朱日祥、郭正堂、金之钧、沈树忠、李献华、邹才能、徐义刚、潘永信等近十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国内外知名古生物专家作特邀报告,同时部分南京古生物所的科学家们也在会上做了口头报告或展板报告,充分交流和探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最新进展,并积极探寻相关研究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途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是中国科学院成立的第一批研究所之一,其前身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等,李四光先生任第一任所长。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国际总体领先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先后有14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今南京古生物所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基础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为我国地层古生物学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以及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相关报道:南古所建所70周年活动在宁召开 李四光办公旧址开放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网(朱筱 盛捷):自1951年5月7日成立至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已经走过整整70个年头。18日,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古生物所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召开。

自1951年以来,南古人凝聚全国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投入国家建设,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始终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要求,推进基础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学科国际评估中,南京古生物所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两个学科方向均被国际同行一致评为“国际一流、国际领先”。

四代南古人薪火相传,铸就了卓越的“南古精神”: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表示,南京古生物所将坚持基础前沿探索,促进国际地层古生物学学科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能源资源勘探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南古人应有的贡献;坚持创新再创新,力争在探索生命起源演化与宜居地球演变规律,建立全球地层对比标准等基础前沿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坚持科教融合科学传播,致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南京古生物所纪念建所70周年系列图书的发布仪式。其中包括由詹仁斌和张元动研究员主编、系统论述全球所有的已定“金钉子”和待定“金钉子”的地质学高级科普书《地层“金钉子”:地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节点》;由朱茂炎研究员等编写的阐述澄江动物群研究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并首次独家展示南京古生物所40多年的澄江动物群化石珍藏的、图文并茂的学术专著《澄江动物群》;收录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们的野外考察和工作的点滴经历,展现科学家成就背后不为人知故事的《攀登——石迹耿千秋》;由戎嘉余院士领衔,南京古生物所20余位古生物学家精心打造的融媒体古生物科普著作《化石密语》;展示南京古生物所建所70年辉煌历程,弘扬几代南古人用实干铸就南古精神的《南古初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70周年纪念图册》。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成立的第一批研究所之一,李四光任第一任所长。活动当天,还举办了李四光办公旧址开放仪式。李四光办公旧址原地重现了李四光在南京古生物所的办公场景。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李四光生平、开创中国䗴类研究、创办南京古生物所、著作等身、光辉旗帜。该办公场景的复原旨在以李四光为榜样,弘扬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像地质学前辈们一样,不畏困难、勇于探索、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此外,本次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采用了线上线下同步学术研讨的方式,会期两天。会议聚焦古生物学、地层学、化石能源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景,邀请了国内外地层古生物学相关领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机构的26位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做精彩报告,展示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最新进展,探讨相关研究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相关报道:南古精神薪火相传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迎来70岁生日

(化石网报道)据南京日报(马金 盛捷):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迎来70岁生日。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70周年纪念活动在该所举行。

南京古生物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是中科院成立的第一批研究所之一,李四光先生任第一任所长。“建所70年,我们持续传承李四光先生开创的事业,始终牢记‘促进中国乃至国际地层古生物学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初心使命。”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回忆了该所风雨兼程铸就的70年辉煌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等基础工业原料急需开展地质勘探。1950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接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辗转回国,组织全国地质工作。1951年,南京古生物所成立后,立即投入全国地质大调查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寻找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铁、铝、锌、铀等急需的能源矿产资源,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地层古生物学基础前沿研究,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建设急需的地层古生物学人才。

70年来,南京古生物所在地球生命起源与寒武纪大爆发,重大地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与复苏,重要化石库和关键生物类群的研究,以及地层“金钉子”研究等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研究中心之一”。与此同时,该所始终坚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重要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基础支撑,为产业部门解决生产实践中“卡脖子”的基础地质难题,比如塔里木盆地生油层的地质时代、划分对比及时空分布,四川盆地页岩气目标层的精确划分对比、时空分布等。

目前,南京古生物所是全球规模最大、国际总体领先的从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70年来,该所广大科研人员先后发表科研专著500余册、论文1.2万余篇,确立国际地层“金钉子”9个;参加了全国各大煤田及大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等勘探开发的基础地质工作,承担了西南石油会战、青藏高原科考、富铁矿会战、新疆矿产资源研究等国家重大任务。该所先后有3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6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成果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近20项成果先后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

“南古人薪火相传,铸就了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的‘南古精神’。”詹仁斌说,南京古生物所将不忘“国家队”“国家人”职责,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相关报道:古生物学、地层学获评“国际领先”,南京这个大院迎来七十芳华!

(化石网报道)据交汇点(记者 张宣 实习生 陈晓颖):11月18日,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古生物所建所70周年庆祝活动在南京开幕。自1951年5月7日成立至今,这所在国际古生物学术界富有盛誉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迎来七十芳华。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研讨会聚焦古生物学、地层学、化石能源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景,邀请了国内外地层古生物学相关领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机构的26位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做精彩报告,展示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最新进展,探讨相关研究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自1951年以来,南古人凝聚全国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投入国家建设,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说,南古所始终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要求,推进基础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学科国际评估中,南京古生物所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两个学科方向均被国际同行一致评为“国际一流、国际领先”。

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指出,南京古生物所的发展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报国为民、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厚重画卷,也是我国古生物学、地层学事业从小至大、从弱到强、再到引领世界先进的科技赞歌。他勉励全体南古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各项事业上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

现场还举行了南京古生物所庆祝建所七十周年精心策划创作的系列图书的发布仪式。其中包括由詹仁斌和张元动研究员主编、系统论述全球所有的已定“金钉子”和待定“金钉子”的地质学高级科普书《地层“金钉子”:地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节点》;由朱茂炎研究员等编写的阐述澄江动物群研究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并首次独家展示南京古生物所40多年的澄江动物群化石珍藏的、图文并茂的学术专著《澄江动物群》;收录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们的野外考察和工作的点滴经历,展现科学家成就背后不为人知故事的《攀登—石迹耿千秋》;由戎嘉余院士领衔,南京古生物所20余位古生物学家精心打造的融媒体古生物科普著作《化石秘语》;展示南京古生物所建所70年辉煌历程,弘扬几代南古人用实干铸就南古精神的《南古初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70周年纪念图册》。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成立的第一批研究所之一,其前身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等,李四光先生任第一任所长。本次庆祝活动还举行了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开放仪式。记者了解到,南京古生物所史馆位于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一楼,馆内正中央便是李四光先生半身铜像。馆内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以及模型、标本等数百件展品,展示了南京古生物所面向国家需求、开拓学科建设,争创国际一流的70年风雨征程,弘扬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四代南古人用实干铸就的“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的南古精神,同时也展示了国内外友人及兄弟单位的礼赠。

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则原地重现了李四光先生在南京古生物所的办公场景。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李四光先生生平、开创中国䗴类研究、创办南京古生物所、著作等身、光辉旗帜。该办公场景的复原旨在以李四光先生为榜样,弘扬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像地质学前辈们一样,不畏困难、勇于探索、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据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国际总体领先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先后有14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今南京古生物所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基础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为我国地层古生物学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以及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相关报道:七十芳华!南古所收到一大波科学家真情告白

(化石网报道)据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储希豪 阿里亚 胡玉梅/文 顾炜 顾闻/摄):11月18日,成立于1951年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迎来七十芳华。

当天,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古生物所建所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行。国内外地层古生物学相关领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机构的26位院士、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共同庆贺南古所七十岁生日。

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模式,数千人共同参加线上会议。

七十芳华,他们一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南古所的发展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报国为民、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厚重画卷,也是我国古生物学、地层学事业从小至大、从弱到强、再到引领世界先进的科技赞歌。”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致辞,他勉励全体南古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各项事业上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詹仁斌回忆了南古所的七十年历程。他说,七十年来,南古人一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古生物化石,每一枚都是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学所关注的科学问题,全部都是我们人类共同关注的三个核心科学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因此,古生物学研究必须要有开阔的视野,必须要进行区域和国际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揭示出中国得天独厚的化石材料所蕴涵的有关地球生命演化的意义,才能切实为国际古生物学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古所正在开发化石智能识别APP—化石通(Fossilmate)。未来,这个APP上线,公众就可以识别不同的化石类型,为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科学传播助力。

他们纷纷表白:只有竭尽全力,方能无愧于“南古人”这个身份

“我代表南古所的‘80后’对南京古生物所70华诞表示由衷地祝贺。我在所里学习、工作、生活了将近70年,对南古所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中科院院士周志炎作为南古所的职工代表发言,他说,自己是1954年来到南京古生物所工作,经历了南古所初创时期的艰辛。“我们克服各种不利的因素,在古生物学发展的低潮期,大家没有放弃,坚持下来,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将工作做到更好。”

周志炎说,南古所是他的福地,只有竭尽全力,方能切实做到无愧于“南古人”这个身份,无愧于国家。“南古所为我提供了开展地层古生物研究所需的最好的平台。这里不仅有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最好的老师,还有亚洲最大的地层古生物专业图书馆、最大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收藏中心,更有本学科领域国际最好、最先进、最齐全的实验技术支撑平台。不仅是我自己深感荣幸和自豪,我的许多国际同行也经常是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王博、来自法国的博士后Clementine Colpaert等纷纷表白南古所。王博说,他是被南古所被浓厚的学术氛围吸引的,当年放弃保研资格,毅然投考南古所。如今,他已经在这里待了18年,南古所见证了他人生黄金时期的学业、事业与家庭,也塑造了他的科研信仰与价值信念。“南古所如今享誉国内外的崇高学术地位,是我们所每一位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

系列图书发布,“讲述”南古所七十年成长故事

七十芳华,七十正青春。打开标本箱,进入历史的长轴,讲述起南古所的前世今生。

现场,播放了由现代快报社拍摄制作的《七十芳华蔚为国用》宣传片。在9分半钟的时间里,描绘出南古所70年来的发展轨迹,展现出代代相传的南古精神,揭开了这座科学大院的“神秘面纱”。片中的笔石化石、青藏科考、澄江动物群、金钉子……唤起了南古人的共同回忆,同时也激励着年轻一代南古人。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南古人,都为南古所七十周年录制了祝福视频。

现场还举行了《地层“金钉子”:地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节点》《澄江动物群》《攀登—石迹耿千秋》《化石密语》《南古初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70周年纪念图册》系列图书发布仪式,展示了南古所七十年来的辉煌成就。

相关报道:南京古生物所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七十芳华 蔚为国用

(化石网报道)据中新网南京11月18日电(记者 杨颜慈):11月18日,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古生物所建所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开幕。成立于1951年5月7日的这座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名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迎来七十芳华。

国内外地层古生物学相关领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机构的26位院士、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于此,通过精彩报告聚焦古生物学、地层学、化石能源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景,展示了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最新进展,探讨相关研究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模式,近千余人参加了线上会议。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回忆了南京古生物所风雨兼程铸就辉煌的七十年历史。自1951年以来,南古人与全国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共同投入国家建设,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始终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要求,推进基础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南古所七十年光辉历程。他指出,南京古生物所的发展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报国为民、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厚重画卷,也是我国古生物学、地层学事业从小至大、从弱到强、再到引领世界先进的科技赞歌。他勉励全体南古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各项事业上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

南京古生物所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南古人的接续奋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志炎,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穆西南,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王博,博士后Clementine Colpaert,博士研究生付衍哲分别作为院士代表、离退休职工代表、青年职工代表、留学生代表以及研究生代表发言。

纪念活动的最后,还举行了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开放仪式。

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则原地重现了李四光先生在南京古生物所的办公场景。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李四光先生生平、开创中国?类研究、创办南京古生物所、著作等身、光辉旗帜。该办公场景的复原旨在以李四光先生为榜样,弘扬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像地质学前辈们一样,不畏困难、勇于探索、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据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是中国科学院成立的第一批研究所之一,其前身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等,李四光先生任第一任所长。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国际总体领先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

相关报道:七十芳华 蔚为国用 南京古生物所举行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

(化石网报道)据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郑凌 编辑/汪泽):11月18日,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古生物所建所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开幕。成立于1951年5月7日的这座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名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迎来七十芳华。

国内外地层古生物学相关领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机构的26位院士、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于此,通过精彩报告聚焦古生物学、地层学、化石能源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景,展示了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最新进展,探讨相关研究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模式,近千余人参加了线上会议。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回忆了南京古生物所风雨兼程铸就辉煌的七十年历史。自1951年以来,南古人与全国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共同投入国家建设,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始终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要求,推进基础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

纪念活动的最后,还举行了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开放仪式。馆内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以及模型、标本等数百件展品,展示了南京古生物所面向国家需求、开拓学科建设,争创国际一流的70年风雨征程,弘扬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四代南古人用实干铸就的“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的南古精神,同时也展示了国内外友人及兄弟单位的礼赠。

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则原地重现了李四光先生在南京古生物所的办公场景。该办公场景的复原旨在以李四光先生为榜样,弘扬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像地质学前辈们一样,不畏困难、勇于探索、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相关报道:你知道“䗴”字怎么念吗?来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找答案

(化石网报道)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李四光,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也是南京古生物所的奠基人和创始人。11月18日,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古生物所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举行,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也于当天正式开放。这座低调而神秘的小楼终于向公众揭开面纱。

所史馆也是“神奇博物馆”

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就位于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一楼,馆内正中央便是李四光半身铜像。

模型、标本、手稿、照片……数百件展品展示了南京古生物所面向国家需求、开拓学科建设的70年风雨征程。

行走在所史馆里,犹如走进了一间神奇古生物的博物馆。腹足动物、棕榈植物、克曼奥氏笔石、纳罗虫、拖鞋珊瑚……馆内展出的展品,是南京古生物所的科研人员们多年来在世界各地的科学考察中亲手采集和收藏的标本。

其中,还有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也很是“吸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按1:4比例,3D打印出来的许氏禄丰龙骨架模型。许氏禄丰龙是中国所发掘最古老的恐龙之一。

这个3D打印的模型,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赠送给南古所的礼物。在所史馆,3D打印的不仅有大的恐龙骨架,还有肉眼看不到的微体化石。你能通过这些精巧的模型,看到直径小于1公分的微小古生物的“真面目”。

“䗴”(tíng)这个字,由李四光创造

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则原貌重现了李四光先生在南京古生物所的办公场景。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李四光先生生平、开创中国䗴类研究、创办南京古生物所、著作等身、光辉旗帜。新中国成立初期,李四光曾使用过的物品及著作逐一陈列,比如他的办公桌,也就是南古所编号001的办公桌,依旧保存完好。

记者发现在办公桌旁,展示了一块极具代表性的微体有孔虫化石。这种微体有孔虫叫“䗴”(tíng)”这个字,大多数人可能连它怎么读都不知道,但它们曾经是地球海洋里无处不在的繁盛生物。作为中国微体古生物学研究的第一人,是李四光先生创造了“䗴”这个汉字,1931年,根据他发表的《中国北方之䗴科》这一科学巨著,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他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等基础工业原料急需开展地质勘探。翌年,李四光接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辗转回国,组织全国地质工作。195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这是中国科学院设立的首批研究所之一,李四光任第一任所长。

面对新中国对地质资源的需求,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立即投身于由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寻找煤、铁、铝、锌等急需的矿产资源。

70年培养了14位院士

除了大家熟悉的李四光先生,在古植物的众多领域做出开拓性工作、奠定中国古植物学和陆相地层研究的基础的斯行健,在构造地质学、矿产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等领域卓有建树、中国头足类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的赵金科等,他们都是“南古人”。记者获悉,先后有14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说,四代南古人薪火相传,铸就了卓越的“南古精神”,这就是: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

国际年代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准“金钉子”代表了相关国家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全球已确立的77枚地层“金钉子”中,中国科学家获得了11枚。其中7枚是由南古人主持完成,2枚主要参与完成。每一枚地层“金钉子”的确立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也都凝聚了南古人数十年的心血。

现今南京古生物所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基础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为我国地层古生物学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以及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生物学